close

哲學一向給人很抽象,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但我卻深深對哲學感到興趣。前幾個月去上了楊照老師的課,剛好主題就是在講哲學,一會兒談到尼采、一下又跳到叔本華,第一次上老師的課又身為插班生,總是覺得自己好淺好淺。但上課所提到的內容總是讓我腦子轉個不停,每一句話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上完課總是筋疲力盡。或許是這樣的,哲學有很大的一部份就是「思考」,一件事情總是有好多的角度可以去切入,而我們總是過度的單一。

這本《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是作者禇士瑩在工作遇到瓶頸之際,前往法國跟奧斯卡・柏尼菲的紀錄。書中並沒有太多理論,或者針對哪個哲學家的介紹,有點像是一本日記。我翻開前幾頁看到法國高中會考的哲學考題,一個已經30歲的我,卻沒有那種自信可以完整的回答出幾題,讓我感到有一點震驚,也感受到自己思考上的限制。

第四章、為什麼我們連話都說不清楚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跟作者好像一起學習了一些什麼,在還沒開始思考真正問題之前,其實發現大多數的人連「發問」這件事都不太會。看著書中禇士瑩的說話方式一直被老師反問,我感覺自己也快站不住腳,我也看到自己許多語言上的詬病,例如常常用禮貌的言語去包裝表達內心想說的話(東方人這問題尤其嚴重),或者說出口的話跟內心想表達的其實到處充滿矛盾、問問題的時候不精準(等於沒問)。當一個人用混亂(甚至不精準)的言語在表達的時候,其實思緒是不會清楚的,不清楚的思慮說不出精準的話,含糊地面對生活跟人生,無法誠實面對自己。就像王子對公主說「你愛我嗎?」,公主回說:「有一點。」,這樣的回答公主到底是不是真的愛王子呢?這問題不是我們常犯的嗎?

我們為什麼怕說實話?為什麼承認「我不知道。」這件事這麼困難?
有沒有想過背後的原因,文化?恐懼?習慣等等,在書中都有滿不錯的解釋。

第十三章、思考,就是跟自己對話

我覺得喜歡哲學的人很容易給人「這人一定想很多!」的刻板印象,但隨著年紀增長,很明顯可以感受到,如果沒有時間去做思考這件事,特別感受到生命的無助跟庸碌。透過不斷不斷的訓練,漸漸的也開始有能力把無意義的想很多,導向更正確的方向去做延伸。

To think, is to dialogue with yourself. 思考,就是跟自己對話。
保持空缺,自我認識跟省察的重要,尼采在《 道德譜系學》中所提:「我們無可避免的跟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不明白自己,我們搞不懂自己,我們的永恆判詞是:『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

 

「如果只有理性,那世界就只剩下對錯,看不見別人的『不得已』。」
我很喜歡呂秋遠在序中寫的這句話,如果把哲學視為理性、講究邏輯,這世界或許會很簡單、很乾脆,因為凡事非黑即白。但我認為邏輯與冷漠無關,「邏輯」是一種思考的脈絡,了解哲學並不是讓我們變得理性冷漠,而是透過思考讓人們對於是非對錯的看法不只是再那麼的片段跟單一,當一個人可以多面向思考的時候,會知道世界沒有絕對的善惡黑白,反而衍伸出那顆柔軟的心去接納那些與自己不同的,同時也感受那些不得已。

好句子:

  • 什麼樣的生活,叫做好生活?
  • 刀子會傷人,但是再怎麼樣的嘲弄,也不會讓人少一隻胳膊。把嘲弄=受傷,這根本不合邏輯,只有相信話語可以傷人的人,才會被語言所傷。」
  • 一樣東西的本質,不會因為你的擁有而變得特別,更何況沒有人真正地擁有生命,而生命從來不屬於任何人。
arrow
arrow

    五五二十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