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心裏一直有「出走」的想法,但總有好多原因阻礙,加上是個意志不堅定容易被影響的雙子,
習慣、安逸、舒適,是一個枷鎖,緊緊綁住自己的腳,拖著拖著,到了一個年紀,膽子越來越小,越想不到可以出走的理由。
我跟一般人沒有兩樣,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找出一堆說詞來說服自己,
但我也老實承認,對於出走這件事我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說法,什麼夢想、壯遊其實我都說服不了自己,
我不是什麼有夢想的人,怕累怕得要命更不要談什麼壯遊,
出走這件事,怎麼看都覺得是逃避現狀的理由,或許...逃才是真的,
我的現狀又不是困難到無法承受,而是相反,有個薪水不錯的工作、家庭關係不錯、人際關係不錯、
表面上看似沒有任性的必要,但我從心裡不快樂,「不快樂」這三個字很像是一種無病呻吟,
那種不快樂不是跟你有多少錢可以買什麼有關,是對自我、對自己整個人的價值感到懷疑,我笑不太出來。
想著也問過身邊幾個30歲的朋友「30歲了還有資格任性的要快樂嗎?」,我不知道別人內心真實的答案是什麼,但我真心想快樂。
懷疑著自己生存的能力,30幾歲沒有離家半年以上的人,
即便領著不錯的薪水,我都感受不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對自己的生存能力跟堅強有著好大的問號,
常常看著外籍新娘在台灣賣著一碗碗自己做的越南河粉,我都覺得她的生存能力比我強太多了,
我不懂得事情太多,脆弱自卑到不堪一擊。
/痲痹/
做著幾年的網路工作,每天都吞著什麼垃圾的資訊,
如中毒般的看進毫無意義的資訊,卻怎麼也無法把目光離開那5.5寸的境地,還以為自己擁有了全世界。
窒息感,很抽象,但就是被綁住的感覺強烈,我們這世代的人被大數據設計了,只看得到同溫層的東西,
對其他世界的事件一無所知,一切所接觸的、閱讀的、範圍越來越小也越來越同質。
深深感受到那種限制、成癮跟跨不出去這無形的框架,很需要喘口氣。
/好奇/
到底是什麼限制了自己的好奇心?
曾經在某次的餐桌上,聽著誰誰誰又去了哪、某某某又見了什麼地方,
我心裡有點鼻酸,媽說了一句「因為妳沒有伴,有時候出門是的確比較困難。」
那顆好勝的心又出來,不想讓「沒有伴」成為我無法前進的原因,不管是人生道路上的規劃或者是對世界的好奇。
人生無法全拿,但我也不想全部都拿不到,
如果我無法在世俗的標準順利的在什麼時間點完成什麼事,那我有沒有可能可以給自己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讓我滿足一次好奇心,人很小,但到底是多小呢?我想要一個機會徹底看輕自己?
/家/
有著很棒的家人,這也成了一個我很難跨出去的原因,但感謝老媽無條件的支持。
老媽心臟比我還大顆,當我跟媽媽提出:「明年我想去東歐一年!」
她只回了一句:「好遠」,我以為她是拒絕我...但在接下來的幾天不管發生什麼事她都會帶到,
「你要自己把這收好啊,不然明年自己在國外怎麼辦?」
「costco的副卡用你的名字有點浪費誒,你明年又不在...」
感覺她比我更能接受我自己的決定。
我想著我這樣的任性,是不是被老媽寵出來的?
謝謝媽,雖然我們不富有,但妳一直讓我們有「選擇」,有得選擇的人生是自由、是幸福的。
/擔憂/
要說沒有擔憂是假的,我是個容易有負面想法的人,
總會有好多失敗、挫折、甚至落荒而逃的情節,那個瞬間也會有種「在這好好待著就好,何必跑那麼遠。」的念頭,
那時候我才知道,其實離開跟脫離慣性並不是那麼的夢幻,而是更需要勇氣的事,
2017眼看就要走完,2018我有點期待,也有那麼多的擔憂。
/自私/
這個決定遲遲不敢跟身邊的好友說,在30幾歲的這個區間,每一年、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種不同的躍進,
每個人都在看著彼此長成什麼樣子,看著彼此是否功成名就、成家立業之時,我給了自己一個大逃亡,
我或許會缺席了許多重要的時刻、也可能到時獨自在國外孤單落淚都有可能,
只是,這更讓我了解,總是花太多時間跟精神在他人身上,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而不懂得拿捏距離跟分寸的自己,是無法活得像自己的。
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人生,沒人會為我的躊佇,我也只能管好自己的,安靜地思考想要怎麼走下去,也要為自己自私自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