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7438.JPG  

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於討論「生死」的電影、書籍跟表演一直有很大的興趣,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國中,當初對生活、生命沒有太多認識,
讀的時候可以知道書裡面有很多智慧,但是卻很難領悟,
只是那個歲數的小孩基本上沒人會看這本書,
我一直知道自己對生命的目的、生死這類的東西有很多想要理解。
可能是因為,
從我國小有印象以來,很多晚上我就會常常想著誰離開我了,我要怎麼辦?之類超乎我年紀該想的問題,
我不是個會面對分離的人,不管是誰的離開,不管事前的準備、事後的接受,都需要花上很多時間。
我是個害怕變老、死亡的人,偶爾夜深人靜想著自己以後拖著身軀、行動不方便的樣子,總是讓我感到害怕。
我是個很難平靜的人,不管生活、工作、感情,我總是很難平心靜氣、或者放下、更或者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心。

14堂課中,有幾堂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你可以跟自己和平相處嗎?」莫利教練問米奇。
在庸庸碌碌的生活,大多數的人都像米奇一樣,追逐著那些自認會讓自己「快樂」的東西,
我們都忘記每一天我們在死亡的路上,有一天最終只能面對自己、跟自己對話,

活著的每一天過得心安理得嗎?
這一生讓多少人認為有你在感到很幸福很快樂?
表裡如一嗎?
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嗎?
有沒有甚麼遺憾?

很多人在現階段生活趕到的困窘,因為社會的價值觀、文化把人壓得喘不過去,
都需要把時間拉很長來看,才會發現其中的意義跟學習,這也是我很喜歡看跟生死相關的書,
書裡面總會提到很多智慧,你一時不能了解,需要自己用生命的時間跟生活的經驗來交換,
就像莫利說:「你改變不了文化,那就創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文化。」
金錢、名利可以換到很多,但同樣的也必須犧牲很多,
實驗證明,金錢可以讓人買到快樂,但能不能買到平靜卻又另當別論,
或許在
終了的時候人想要的都只是平靜跟愛,而非汲汲營營跟大筆財富。

關於「原諒」,
年輕的時候總是得理不饒人,甚麼事情都想要爭辯對錯、輸贏,
莫利教練有一句台詞說到,在面對一件事,不管是對方錯、你錯,都先道歉吧!尤其對愛的人,
因為在面對生離死別的時候,誰對誰錯又有什麼重要的呢?最終是要放下、最終也只能選擇原諒,
原諒不是讓別人佔自己便宜,而是原諒自己,
每個人都是人、都會犯錯,越覺得自己不會錯的人其實錯誤百出,而且很難真正接納自己,
學會原諒自己,也是接受自己很重要的一步。

不要怕老或抗拒變老,
每個人都會年輕、也都正在變老,
每個人的青春都獨一無二,找不到另一個青春來替換。
只能想關於變老、成長,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你可以好好做人嗎?」莫利教練問,
我想著好好做人這件是代表著什麼?帶著正確的價值觀做人?善待別人?真心的關心他人?
內心和自己和平相處也跟價值觀有關,為了符合大眾期待,自己常常做跟自己價值觀違背的事?
自己內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愛、使命、健康、家庭、成長還是學習等等,
一個人如果真正了解自己內在的核心價值,就像有一把尺,在行動時就不會有衝突,
做出成為他人的第三者、不學習、放任自己發胖....等等這些讓自己心裡感到難受的事,
真的可以好好想一個問題:「死後墳墓上如果可以寫一句話,你希望是哪一句話來形容自己?」
或許就會瞬間知道自己想做怎樣的人。

這類型的主題,最終都是要談「愛」,就像莫利教練說的:「愛是本質。」,
但為什麼有時候還是覺得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可能那份愛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所謂的「愛」不是委曲求全去換得、也不是忍耐不快樂才感受得到愛,
愛或許是一種自發信的關懷、看別人比看自己多,多對他人產生正面影響,
這樣就算你真的離開,也其實沒有真的離開,你的溫暖及正面影響會一直留在別人心裡。

在我打這篇的同時,智柔line我說今天剛好是阿公生日,其實阿公已經離開了,
但我們總是無不時的提到他、想到他,彷彿他沒有離開,只是住得很遠。
我覺得好像應證了關於「愛」的說法,他沒有離開....

arrow
arrow

    五五二十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