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聽了TAAZE主辦的工作DNA系列講座:像鳥一樣,當個天地無限的社會人
會想去聽主要是因為演講人是褚士瑩,
開始認識這個作者的時間並不長,相較於台下動輒就是讀了他的書10幾年的讀者,
雖然很久以前就有在電視上看過他,但我到今年才開始看他的書真的算是很淺了!
今年在看了"一年對話,十年計畫"後,便在很短的時間內看了好幾本他近幾年的作品,
會很喜歡他主要是因為他就是一個執行力超強的人!
每次看完除了會有那種"去走走吧!去認識未知的自己吧!別再想了!去做吧!",想找回那顆有時候會突然不見的"冒險心",
同時也會有一種,"除了現狀,還存在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等著我們去發現"的感受,
生活有很多不同的可能,很多讓它豐富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總是不忘要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跟別人比較的迴圈,"做自己心中的第一名",而不是別人眼中的第一名。
演講的主軸是"工作",他說他以前沒有講過類似主題,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每個人一天花1/3的時間(甚至超過)在工作,如果不能Enjoy,只能說...生活真的會很苦!
很多情況我們把自己放入一個競賽中,認為自己別無選擇,每天庸庸碌碌,
比業績,比跟誰跟主管的關係好,比誰表現的機會多....
其實我們有很多其他的選擇,我們都忘了我們可以選擇跳出這個比賽,不要再比!
想想現在的工作,不論是工作環境還是職務本身,其實自己都算是滿能樂在其中,
但偶爾還是會感覺到有點挫折,有點不知所措,同事間人際關係的拿捏,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衡量自己的價值....等等問題,
應該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受吧!結果這個演講剛好提到某些點,算是給最近稍微卡關的自己一個全新的角度。
講到職場上到底可不可以跟同事做朋友...?
這個問題應該也是每個職場人的問題,但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follow your heart吧!
可能在職場上我們都必須要包裝自己,變成表裡不一的人,
但我覺得真正能夠如魚得水,晚上睡覺前會覺得一整天都踏實的人,往往是那些表裡如一的人,
表裡如一並不代表覺得有不爽的事情就破口大罵,有壞念頭就去做,沒來由的情緒宣洩,不是這種表裡如一.
我認為的表裡如一,是可以堅守自我原則,但又能尊重他人,與人友善交往的人,這樣的人也往往可以碰到跟自己磁場比較相近的人!
如果這樣還是一直覺得被捅,第一可能就是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原則太超過,是不是自己的堅持總是傷及他人利益?
第二是不是有可能是這個職場真的不適合自己?
昨天的演講不知道怎麼到最後突然提到"行銷"這個職業,
TAAZE的創辦人張先生說:"很多人念大學的時候都會說我對行銷的工作有興趣,但其實行銷是最難的工作!"
讓從事行銷工作的我不斷點頭如搗蒜,
我對行銷的認識其實真的很淺,但感受到的行銷就是需要一直改變,
要不斷的吸收很新的東西,創新,創意,對事物的觀察,好奇,執行力,
好險自己喜歡學習,這應該算是一點點優點!
但褚士瑩用了最近很流行的 Ice Bucket Challenge做例子,
他說這絕對是一個"行銷高手"創造出來的議題,但是兩三個月後,真正會關心這些漸凍人的人有多少,
而且兩三個月後如果還有人拿冰水淋自己,你們一定會覺得他很奇怪....
這個議題的炒作,有沒有辦法去觸及到真正關心漸凍人的人?
ex: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好醫療照顧的人,去研發藥物的人...等等,哪怕只是10個也好!
我覺得這個例子讓我好有感觸,因為我對這個Ice Bucket Challenge的流行其實是很反感的,
我相信很多人的出發點是良善的,但也有很多人是把這件事當成遊戲,他們並無法從中感受到漸凍人的痛苦,
如果你本身是漸凍人,你看到這些嬉鬧的影片,心情會如何?
很多時候我們求"速成",卻忽略了長期所帶來的影響...
我在職場上是一個行銷,公司不是慈善單位,所以我必須push自己努力成為行銷高手,
但在生活中,我更希望自己是那個把某些理念可以行銷到別人心中的人(哪怕只有2個)
成為有那麼一點小小影響力的人,我們可以一起關心流浪動物,一起很樂觀的面對挑戰....
很想主動去做一些甚麼!
還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事,人的一生不是只有工作,"在工作以外,找到10個值得交往的朋友",
這十個朋友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不論是興趣,夢想...可以讓你在工作之外的生活更加的豐富,
我同時也在心裏想想自己有沒有這十個朋友,並期望去認識更多更棒的人!
演講最後,我幹了一件我這輩子都沒做過事....
就是拿書給褚士瑩簽名,阿哈哈哈哈哈啊!!我這輩子沒拿過任何東西給任何人簽名啊!
真是一大突破阿我!
今天回家翻了昨天的筆記,看著寫下的幾個問題...
和生命中喜歡的人相處花了多少時間?
10年後你會是自己喜歡的人?
如何面對權威?
如何在世界上做一個"不卑不亢"的人?
這四個問題...值得我每日跟自己Q&A,值得我努力實踐!
最近褚士瑩又有新書要上市"我‧故意認輸"
這個書名很有趣,讓我想到從小到大,大人都會希望你贏,跑步第一名,考試第一名,長得最高,最有禮貌....
讓我們覺得"贏"才是唯一解!學習"認輸"比學習"贏"更困難,
或許每個人都該偶爾故意輸一下,用魯蛇(最近才知道LOSER叫魯蛇)的眼光看不同的風景!搞不好也會不錯吧!
非常期待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