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對北歐的喜愛應該是很容易被看出來的,
幾年前會開始注意北歐是因為北歐的居家設計
正是台灣人所謂的"北歐風"
喜歡那種極簡,但又不失溫暖的感覺,
但對北歐人來說他們可能不稱為是"北歐設計",只會說是一種生活方式
因為當地太冷了,所以他們花很多時間待在家裡,花了很多心思讓家庭生活更舒適....才有許多便利又溫暖的設計

從那時候開始就會開始閱讀一些與北歐人生活有關的書籍,
覺得他們是個很特別的民族,
稅賦壓力很大,但卻被評選為最幸福的國家
不管在教育、醫療、政治等等評價都很高,根本就是一個超夢幻的國家
連囚犯住的監獄都是全世界最幸福

每次當因為生活上或者工作上卡關的時候,我都很喜歡去翻跟北歐有關的書,
特別是在介紹當地生活型態的書,總會讓我跳脫出現在的框架
"阿~原來可以這樣生活啊!","或許我可以選擇這樣的價值觀","這就是所謂的無欲則剛吧!"....等
對我這個沒有夢想的人,如果硬要逼自己講一個想出來,應該就是這輩子一定要去北歐一趟吧!

getImage

最近又看了一本"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
副標是"不用加班、不用存錢的滿足人生"
是不是聽起來很誘人?
但看完會知道在台灣有點不可行啦,因為挪威的制度很完整,所以年輕人只要有好好的納稅,
以後老了OR生小孩,國家都有很好的機制可以照顧每個人.....
在台灣好像還是沒辦法這麼相信政府就是了,所以錢還是要存,至於不加班這件事....看起來就更不可能了!
不過沒關係,還是可以看看別人的生活方式,

就像一開始所提及的"幸福"
所謂的幸福也不是說每個人都擁有很多財富、精品或超豪華的生活水準

書裡提到扣除掉每月挪威人應繳的稅,以及比照高於台灣3~5倍的消費水準,
其實挪威人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賺得多!
北歐一直以來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在資源上總是非常貧乏,
所以練就他們使用舊物,而生活的價值更著重在"體驗"
就像他們可以生活很簡單,但一定要出國走走,作者李濠仲提到台灣人的問題
"我想,要初出社會的台灣青年,像挪威人一樣縮衣節食籌措旅費,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又或者對許多人來說,一支可以隨時上網的智慧型手機,其隱含的成就感,還勝過一段克難的旅行"
我反省著自己...

在"沒有選擇"這篇我也超有同感,
身在台灣,雖然一切取得都很方便,甚至你想要一個東西,市場會推出10種給你選擇,
但這樣的"選擇"是否無形中也增添了很多生活的壓力?讓我們無所適從
在"旅行"這篇有一段話讓我思考,自己是否也已陷入這種選擇過多的陷阱當中
"又或者,我們日常生活中令人目眩神迷的物欲刺激已夠豐富滿溢,
遂在那些事務上消耗了過多的精神,以至於「出國旅遊」對我們來說,
已被歸為一種昂貴的休閒活動,而非藉由某種最低限度享受的遊歷型態"
因為前陣子我還因為年底出國要花一筆錢,覺得好掙扎,
是否因為所處社會以及家庭的價值觀讓自己覺得"錢"="一個人的價值"
看到這段話我豁然開朗,只要還可以....就絕對要常常出去走走

此外,還有提到北歐人是很會與自己獨處的民族,
可能是因為人口少,也可能是留著維京人海盜的血液
北歐人很懂得跟自己相處,花時間在自己身上,
我一直覺得懂得獨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會獨處的人懂得沉澱,善於思考,
有創造力....
在台灣人與人的實際距離太靠近,太擁擠,但心靈的距離可能其實很遙遠....

作者跟著太太到了北歐,之前也初了一本"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
寫的是他觀察北歐男女平等的社會風氣,
帶小孩、照顧家庭不單單只是女人家的事,
對初到挪威的他非常不習慣,但漸漸的也開始成為煮夫的一份子

getImage (1)  

Life is a struggle
Struggle 鬥爭,戰鬥,掙扎奮鬥...等意思
生活的每個層面好像都是struggle,存不存錢,結不結婚...等等
就像是選擇要怎樣的價值觀去過生活也是一種struggle,
有的時候可能很幸運自己所處在的國家以及家庭就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價值觀,
有時候則不然....而這讓自己顯得格格不入,那種struggle就會更明顯

一個國家當然不可能永遠只有正面的評價,
也是有人去了北歐之後,覺得這個國家無聊到爆炸,超適合養老...
但無論如何有一天我還是要去看看...看了別人之後再來反省自己
我也想確認自己到底能用怎樣的價值觀去面對生活
"追求生活簡單,心靈富裕"真是我的人生中一大動要課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五五二十四 的頭像
    五五二十四

    五五二十四的日常

    五五二十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